中国食品网

菇类珍品——杨树菇

   2005-05-14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300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是生长在杨、榕、桉等阔叶树干上的木腐菌。许多木生菇的菇柄是纤维化或木质化,降低了食用价值。而杨树菇的菇柄又脆又嫩,而且香味浓郁,鲜美异常,在日本、意大利、法国市场上很受欢迎,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菌类。

    杨树菇栽培原料也很广泛,木屑、棉子壳、稻草、秸秆等任一种,只要技术过硬,生物转化率可达120%。杨树菇利用木质素能力很弱,但分解蛋白质能力要比平菇强几倍。因此在培养基里增加适量米糠、麦麸、饼粉,可提高产量。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7℃,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在零下15℃经5天,在39℃高温下经4天也不会死亡。子实体在16—25℃下形成,以24℃为最适宜。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在46—80之间均能生长,以46—67%最合适,子实体形成时,相对湿度由100%降至85%,有利于子实体的正常发育。

    杨树菇有明显的趋光性,光照能抑制菌丝体的发育,子实体形成需要漫射光。

    菌丝正常生长的pH在4—6.5之间,超过此范围,菌丝生长不良,在出菇阶段,培养基pH变化不大,说明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少产生有机酸。

    因此,在南方春栽可在3月接种5月可以出菇;秋栽可在7月接种9月可以出菇,要根据各地自然气温特点来安排生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