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河蟹长毛现象的防治

   2009-07-21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485

    养殖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在头胸甲和腹肢上长出毛状物,使蟹的表面很不干净,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呼吸困难,螯足不夹人,甚至不能脱壳而死。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河蟹患病所造成,一定要及早防治,防治得越早,效果会越好,可避免造成损失。河蟹患哪些病会出现长毛现象及如何防治呢?

    一是水霉病。水霉菌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可使蟹身上产生毛状物。发病原因与蟹池水质过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体受到机械损伤等有关。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333克二氯海因,兑水全池泼洒。

    二是固着类纤毛虫病。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或附着在河蟹的背壳、步足以及鳃上,形成绒毛状。发病原因是蟹池水质过肥或长期不换池水。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亩可用500克纤虫净或杀虫净等杀虫剂兑水全池泼洒。

    三是丝状藻病。丝状藻菌附着在河蟹体表,使河蟹体表着生较长的绿色丝状绒毛,绒毛弯曲无规律。发病原因与水质过肥,pH值小于7.5,池中长有青苔等有关。防治方法:蟹池平均水深1米每用15千克~20千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以提高pH值;并用螯合铜500克兑水全池泼洒,或用杀青苔200克拌土全池撒施,8小时后再部分换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