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鸡精配料含糊其辞 分辨优劣须细看

   2004-11-17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9460

《鸡精调味料行业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总氮含量低于3%,谷氨酸钠含量少于35%的调味料已不能再滥竽充数地称为“鸡精”,而只能称为“鸡味调味料”。但近日,记者在某大卖场采访时发现,其所销售的鸡精包装上根本不标明配料的含量,使消费者无法分辨自己所买的是“鸡精”还是“鸡味调味料”。

据了解,鸡精行业标准中有几项硬指标:鸡肉成分指标和鲜度指标。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鸡精配料中,氮是鸡精里显示鸡肉含量的重要指标,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二钠是衡量鸡精鲜度的指标,在一定范围内,三者含量越大,鸡精的品质就越好。而在一些超市大卖场的调味品柜台里,不少鸡精产品在外包装的配料表上含糊其辞,只标有谷氨酸钠、食用盐、蔗糖、鸡肉粉、植物蛋白等名称,并没有注明含量,消费者根本无法知道它的总氮含量是否达到标准,也就无从得知其中是否含有鸡肉。

消费者认为,制订鸡精行业标准只是规范鸡精市场的第一步,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新闻晨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