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福建厦门 – 9月13-17日,“圣农-2025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作为产业周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肉类协会和牛产业工作委员会(下称“中国和牛工作委”)成立大会同期隆重举行。
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对高品质牛肉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和牛工作委的成立恰逢其时,标志着我国和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此次大会由中国肉类协会主办,汇聚了全国育种养殖、屠宰加工、进口贸易、餐饮连锁、冷链物流等产业链上下游几十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关键一步”意义重大,引领产业升级
中国肉类协会会长、世界肉类组织副主席陈伟在开幕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和牛产业工作委员会成立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和牛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步,推动产业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肉类协会会长、世界肉类组织副主席陈伟发言
新成立的中国和牛工作委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国内肉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整合产业链资源,这不仅能规范行业建设和发展,更能为和牛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和牛产品,增强消费信心。同时,委员会将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和牛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多方助力,共绘高端肉类未来发展蓝图
一、行业桥梁搭建作用
在成立大会上,世界中餐名厨委主席、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屈浩强调,中国和牛产业工作委的成立,是连接源头食材供应与餐饮的重要桥梁,通过开展厨师培训与品质评选活动,可以推动企业开发优质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在成立大会上,屈浩呼吁行业同仁团结协作,共同致力于提升中国餐饮食材品质,携手共创行业辉煌未来。
世界中餐名厨委主席、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屈浩发言
二、餐饮市场支撑
而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丁志刚详细分析了当前餐饮市场发展趋势,他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端牛肉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和牛产品凭借其优质口感和丰富营养,已成为精致餐饮、高端酒店及特色火锅业态发展的重要支撑。部分高端餐厅的和牛菜品已成为招牌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丁志刚发言
针对未来两个协会之间的合作,丁志刚也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加强价值认知传播,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让消费者了解和牛的独特价值;二是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建立优质产品标识体系,方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三是推动资源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避免行业内恶性竞争;四是共建数字化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效率。
三、产业学术研究支撑
在专题演讲环节,中国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孙宝忠教授系统梳理了和牛肉的概念界定、日本和牛产业的发展历程与质量特征,以及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结合中国本土和牛产业现状,他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种源依赖、成本控制和市场教育等挑战。
孙教授指出,我国和牛产业在种源方面大部分依赖进口,增加了产业的风险和成本。在成本控制上,养殖、加工等环节的成本较高,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教育方面,消费者对和牛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同时他展望,在政策支持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和牛产业将朝着产量提升、国产替代、标准建立与市场分层方向发展。
中国雷竞技ap官网入口 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孙宝忠教授发表专题演讲
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驰名商标“雪龙黑牛”品牌创始人、高级农艺师邢雪森系统回顾了中国高端牛肉产业从种质资源引进、生物技术育种到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历程。他指出,种源可持续性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需要加强自主育种,减少对进口种源的依赖。在生产成本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降低养殖和加工成本。针对标准缺失问题,要建立中国特色分级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未来,应通过强化自主育种、建立中国特色分级标准、延伸产业链与品牌建设以及科技赋能等路径,推动国产高端牛肉实现差异化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雪龙黑牛”品牌创始人、高级农艺师邢雪森发言
消费终端视角洞察
北京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健康食材事业部负责人江宁芙则从消费终端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和牛市场在消费升级与健康饮食背景下的快速发展趋势。她指出,牛肉消费水平反映人民生活品质,而和牛消费能力标志着健康膳食与精致生活的全新阶段。中国肉类协会和牛产业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正是响应国策,促进消费,让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即可安心享用全球顶级健康食材。
然而,当前和牛产业在冷链保障和供应链金融等方面面临现实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宁芙提出应该构建冷链基础设施与数字信用体系两大基石,一是物理世界的“冷链基础设施”,确保品质无损直达;二是数字世界的“信用基础设施”,确保信息真实可信。通过建立数智化平台打破信息不对称,从终端需求反向推动源头规划,则完全可能开创一片新天地。新成立的中国和牛工作委链接产业上下游,共同推动建立行业统一标准与溯源机制,协同产业链各方共建和牛数字生态平台。通过数智化平台,建立和牛价格指数大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价格评估参考,并通过大数据从终端需求反向推动源头规划,才能真正实现“优质优价”,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优质的和牛产品。
北京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健康食材事业部负责人江宁芙发言
委员会规划明确,推动产业前行
中国肉类协会和牛产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金焕受协会委托也在大会做出重要报告:成立该组织旨在通过制定标准、促进合作、培养人才、打造品牌和引导消费等举措,推动中国和牛产业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助力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她阐述了当前我国和牛产业面临着标准缺失、市场不规范、产业链不完善及消费认知不足等挑战。会上,刘金焕还宣读了中国肉类协会和牛产业工作委员会筹备会议决议,经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人选。会长单位与副会长单位共同组成第一届理事成员,肩负起引领和牛产业发展的重任。
中国和牛工作委会长单位手牌及负责人任职证书发放仪式
大会同期举行了专家聘任仪式,为曹兵海、孙宝忠、屈浩、吴俊霖、邢雪森、古景文等业内专家颁发聘书,这些专家将从养殖技术、餐饮研发及烹饪等方面为委员会在和牛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
中国和牛工作委专家聘任仪式
受邀参加中国和牛工作委成立大会,共同见证中国和牛产业发展重要时刻的专家还包括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星厨专业委员会主席吴俊霖,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星厨委员会副主席沈巍,中国住宿业协会秘书长王亚丁,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星厨委员会特聘专家章强。
中国和牛工作委副会长任职证书颁发仪式
副会长单位具体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沈阳丽德尔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戴佳旭)、上海乾瀚食品有限公司(王长成)、上海魅食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王俊国)、青岛隆铭牛业有限公司(邢雪松)、上海华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徐振华)。
北京北控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蓟伟作为新当选的中国和牛委负责人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国和牛工作委将在中国肉类协会的领导下,凝聚行业力量,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内市场需求和国际市场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二是制定覆盖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品牌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严格标准促进产业升级;三是组建高水平智库,加强产业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四是搭建产业发展合作平台,推动战略合作、资源共享,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高效协同生态圈,同时加强国际交流,提升中国和牛的话语权;五是引导科学消费、规范行业行为,建立信用评价与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肉类协会和牛产业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董蓟伟发表总结发言
国际合作展望,共筑产业未来
澳大利亚肉类及畜牧业协会大中华区总经理Murray Davis代表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向和牛工作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国和牛工作委的成立是中国牛肉行业从精细化养殖到高品质加工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推动中国肉类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组织将在规范行业标准、整合行业资源、管控品质核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澳合作搭建了新的桥梁。Murray Davis希望未来双方能深化合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和牛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中国肉类协会和牛产业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和牛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整合产业资源,完善标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培育知名品牌,推动我国和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肉类产业的升级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首场牛肉拍卖活动,促进消费者互动,建立健康食材信任
作为成立后的首次活动,中国肉类协会领导及中国和牛工作委会长单位及各副会长单位代表于9月15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 “和牛味觉乾坤·槌定脂香盛宴”高端雪花牛肉拍卖会。拍卖展示了国产雪花牛优质部位肉分割演示,从牛排的精准切割到特殊部位的细致处理,每个环节都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不仅能够近距离欣赏到厨师们娴熟的刀工,还能了解到不同部位和牛的特点和最佳烹饪方式。公众对拍卖的关注也向市场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高端牛肉的品质需要普及,需要通过更多的对接活动让消费者认识品质牛肉,从而拉动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产业发展,让投资者、养殖户和从业者看到国产雪花牛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增强他们对产业的信心和投入意愿,助力产业生态发展。
2025年9月15-17日,和牛产业工作委员会在“圣农-2025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暨第二十三界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CIMIW2025)的108平米展位集体亮相,集合科技创新产业平台“冻品e港”以及“千品食巷”“京控美食+社区食堂”线下终端联动,以及各和牛品牌产品展示、试吃,推广包括进口和牛品牌“诚雯国际”“上海魅食”“2GR”“fusion”“丽德尔”“上海希牛”“楚霸国际”、国产雪花牛品牌“隆铭”,通过展会推动和牛作为健康食材从源头到终端社区零售“京控美食+”的消费认知,促进科技引领下,提升中国市场上的和牛产业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