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假冒进口食品如何避坑

   2025-09-01 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4960
  进口食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然而,有部分商家打着进口的幌子销售国产食品,甚至存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为防范相关风险隐患,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示如下:
 
  一、进口食品应遵守法律法规
 
  进口食品应符合以下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
 
  二、进口食品的基本要求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境外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合格。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要求随附合格证明。
 
  三、如何放心选购进口食品
 
  1、看场所。选购食品应首选正规商场、超市等销售场所。正规进口商品超市或电商平台应具备相应的进口资质和营业执照,消费者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商家信息,确保其合法性。
 
  2、看标签。正规进口商品应当附有规范的中文标签,上面详细标明生产商、经销商、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核心要素。若产地标注含糊不清或指向不明,需进一步向商家问询核实。
 
  3、看宣传。面对促销宣传,要保持理性,部分国产商品可能打着“进口风格”或“进口风味”的旗号进行销售,购买时需仔细阅读包装上的文字,明确商品的真实产地,防止误将国产商品当作进口商品购买。
 
  供稿:食品流通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