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我国耐盐碱水稻产业蓄势待发 三省区耐盐碱水稻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在湖南长沙启动

   2024-11-13 湖南日报3790
  在“杂交水稻的故乡”湖南,耐盐碱水稻研究推广展示出诱人的前景。记者今天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获悉,随着多地耐盐碱水稻地方标准编制工作启动,耐盐碱水稻产业蓄势待发。
 
  近日,第七届“标准化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办。在研讨会上,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启动了湖南、新疆、海南《耐盐碱水稻种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并发布了《“碱”字标盐碱地鲜米》团体标准。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是袁隆平院士生前专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议,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多省科研单位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总部设在三亚,种业中心设在长沙。中心挂牌两年多来,培育筛选出11个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其中“箐两优3261”全生育期3‰-5‰盐水浓度下,亩产突破350公斤,米质达部标一等优质米标准。
 
  今年,中心培育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在华东滨海中度盐碱地多点示范,亩产超500公斤;在宁夏创办耐盐碱水稻万亩示范片,代表性地块亩产突破470公斤。此次在相关标准编制上发力,将引领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研究人员称,种植技术有规程,米质也有标准,产业开发就好办了。
 
  在研讨会现场,袁梦科技公司展示的“碱”字标“盐碱地鲜米”引人注目。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范小兵介绍,从示范来看,耐盐碱水稻亩产都在400公斤以上。全国有可耕种潜力的盐碱地1亿亩,前景广阔。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