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疫情对我国食品行业运行影响简评

   2020-10-13 中国食品网工信部赛迪智库 代晓霞 王旭180800
  一、疫情带来生产消费变化,细分行业影响不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期间,社区居家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的食品消费渠道和模式产生巨大变化,同时,对子行业的生产工作造成不同影响。
 
  粮油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2月,我国粮油消费涨幅大幅增长,食用植物油、小麦粉、包装挂面、方便面、大米等产品得到大量的家庭储存,但考虑到粮油产品具有耐贮存、逐渐式消耗、总需求量较稳定等特点,预计2020全年粮油消费总量的同比增幅将逐步下降至合理水平。其中,疫情发生以来,由于餐饮和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就餐比例大为下降,家庭烹饪情况增多,5L以下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份额占比明显提升。
 
  调味品行业。目前,我国调味品用于食品制造、餐饮和家庭消费的比例约为25:45:30。近年来,我国调味品工业迎来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消费升级和餐饮工业化所带来的巨大拉动作用,餐饮用调味品的比例提升,使得调味品产量、包装规格和销售均价都得到提高。疫情发生以来,餐饮业关停比例较高,家庭消费的比例提升,由于家庭使用调味品较餐饮行业具有利润空间较薄、单品规格较小、使用周期较长等特点,及时变革销售渠道和消费场景、保障产品销售和资金流动成为调味品工业企业的主要任务。
 
  水产品加工。随着国际疫情蔓延,水产加工等我国食品行业的主要产品出口普遍面临订单减少或取消、查验和管控加强、渠道受阻等问题,后期出口贸易不确定性风险加剧。
 
  由于疫情的影响,部分子行业无法生产结构产品,一些产业链条较长的品类受到影响更大。如,乳制品行业。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原料运输、工业人员复工复产等原因,造成原料奶消化问题突出,据不完全统计,1-3月份,全国约有超过30%的原料奶需要通过喷粉消化,截至2月初,全国日喷粉量突破1.4万吨,使得企业压力生存加大、利润比率降低、产品结构简化。另一方面,疫情全球蔓延趋势加剧,使得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部分婴配乳粉配料价格提升、物流受阻,疫情已经造成国际乳粉生产与进出口等供应链延迟的问题,由于高端配料可能被国际大型厂商提前锁定,我国婴配乳粉企业,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面临重大考验。
 
  二、部分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供给潜力有待挖掘
 
  疫情防控状态下,也使得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的诉求,进一步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方便食品发展迅速,除各类主食产品外,在中餐标准化发展和日式便利店等工业化中式菜肴发展的共同推动下,速食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中央厨房工厂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这一进程,许多知名饭店、连锁便利店等的菜肴实际上属于中央厨房工厂加工的工业化食品,直接成为预包装食品供给门店或在门店仅进行水浴加热等环节。如,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便利蜂、饭美美等企业向武汉抗疫一线捐赠了大量餐食,就属于这一品类,这些产品也广泛受到消费者青睐,特别是复工人群。某些企业,如,海底捞等,甚至专门具有调味品、小食加工、农产品加工等自有供应链工厂进行制作,但这些产品仍主要为供给餐饮渠道,疫情发生以来,餐饮门店普遍关停,相关企业损失严重。预计未来3-5年,具有传统食品特色、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直接供给消费渠道的速食产品、半成品、专用调味品、专用酱料等将得到快速发展,与之匹配的工艺探索、机械装备制造、标准制订等工作成为需要前瞻性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有关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管理尚不完善。
 
  另一方面,具有提高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更加受到消费者关注。我国保健食品进入更加严格、规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保健食品声称、备案与注册制度等政策规定更加完善,与此同时,也面临供给与需求不能满足和匹配的问题。销售层面,将普通食品夸大为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欺诈等事件的发生使得保健食品本身声誉严重受损,行业形象亟待恢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