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四成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属冲动消费 北京市消协建议设老人“消费犹豫期”

   2019-11-01 北京晚报6340
p47_b
   老年人获取保健品信息的渠道
wwm9b4_b
  老年人保健品对身体健康作用评价的认知情况
 
  近半数老人获取保健品信息的渠道是通过家人、朋友介绍,而将近8成老人遇到过保健品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的问题。今天上午,《北京市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认知及消费状况调查结果》对外发布,市消协提出建议,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增加期限一个月的“消费犹豫期”,在犹豫期购买的商品,可以退货。
 
  近四成老人有过冲动消费
 
  本次调查对象是在北京市居住一年及以上,且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显示,超过80%的老年人,都希望通过购买保健品来提高身体素质、保障生活质量。过去一年中,老年人保健品消费在5000元以下的比例达到50%及以上。
 
  从遇到的问题类型来看,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是主要问题类型,比例为78.32%。在遇到保健品问题时,73.76%的老年人愿意通过消协进行维权。但是,在不愿意维权的老年人中,觉得太麻烦、不想浪费时间是主要原因,比例为50%;其次是觉得损失不大、没有必要,为41.51%。调查数据显示,超7成老年人不信任保健品,38.04%的老年人会后悔购买某款商品,表示消费可能是冲动型。
 
  消协建议一个月内可退货
 
  对此,市消协建议,健全保健品销售方式立法,即针对以免费领取物品、知识讲座、茶话会等保健品销售方式,诱导或欺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企业,加大惩罚力度,并纳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同时,增加老年消费者撤回权利,即针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增加消费犹豫期,期限为一个月,在消费犹豫期内购买的商品,老年人享有撤回权利,可以向经营者要求退货。
 
  同时创新保健品监管方式方法,加大保健品监管力度。对利用健康讲座、旅游等活动欺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保健品公司,相关政府部门要及时纳入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保健品消费风险企业数据库,进一步加强企业监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