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有毒赤潮来袭 近期贝类海鲜需慎食

   2018-06-20 海峡导报5530
核心提示:近期,根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福建连江和石狮海域发生两起有毒赤潮。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赤潮高发期为确保食品安
      近期,根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福建连江和石狮海域发生两起有毒赤潮。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赤潮高发期为确保食品安全,广大市民应提高警惕,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等海产品。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分有毒和无毒赤潮,有毒赤潮的赤潮生物会分泌赤潮毒素,其中麻痹性贝毒是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
 
  当有毒赤潮爆发的时候,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毒海藻,贝类(贻贝、牡蛎等)、螺类等摄食该类有毒海藻,会在体内富集更多的海藻毒素,其中织纹螺尤其容易富集海藻毒素,所以毒性也最高。若人们食用了在有毒赤潮期间捕获的贝类、螺类,中毒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贝类海藻毒素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中稳定,通常的烹调方法不能将其破坏,人进食后,可能发生唇、舌、指尖、腿、颈麻木,运动失调等食物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染毒贝类不能通过外观与味道的新鲜程度来加以分辨;不食用织纹螺;不捡食死贝和死鱼。当食用贝类时应尽量去除内脏,一旦误食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