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发布:经营环节不合格水产6成多因检出孔雀石绿

   2017-12-19 新京报6200
核心提示:  12月18日,由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等发布的《2016年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研究报告》
  12月18日,由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等发布的《2016年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微生物污染是加工环节水产品及制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而孔雀石绿则是经营环节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不合格批次的66.67%。
 
  报告显示,依据经营环节重点水产品质量安全结果显示,经营环节重点水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为91.5%,其中桂鱼不合格批次占比最高,为43.47%,黑鱼占23.18%。检出孔雀石绿是经营环节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不合格批次的66.67%。硝基呋喃代谢物检出占比30.43%,氯霉素检出占4.35%。
 
  而在上游的养殖捕捞环节,农兽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微生物污染、寄生虫感染与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是这个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
 
  在加工制造环节,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我国水产品及制品2016年的抽检合格率为95.7%,但合格率在我国32类主要食品种类中仅位列第23位。据介绍,加工制造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包括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超标、挥发性盐基氮超标、检出亚硫酸盐等,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和大肠菌群超标所占的比例为64.29%,微生物污染成为水产品及制品质量安全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