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2017年3月新食品原料申报最新动态速递及申报技术分享

   2017-03-29 中国食品网10580
核心提示:Mary OCI2017年3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务大厅的卫生行政许可公众查询系统里有了更新。此次企业申报的新食品原料为贵州天麻(T

Mary OCI

 

2017年3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务大厅的卫生行政许可公众查询系统里有了更新。此次企业申报的新食品原料为贵州天麻(Tall gastrodia tuber ),胖胖的圆圆的长这样:

申报物质的质量规格如下:

当笔者在万方数据库对该物质进行搜索时,随即找到416篇关于贵州天麻的论文,近五年已有185篇。可见该原料在国内的研究已有相当一段基础,且近几年逐渐深入,热度不减。那么贵州天麻到底是何方宝物呢?今天Mary 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生物学特征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I.)的干燥块茎,天麻是一种无根无叶的异养兰科植物,种子萌发后主要依靠分解侵入其体内的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菌丝获得营养。

产地及分布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产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于疏林下,林中空地、林缘,灌丛边缘,海拔400-32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日本、朝鲜半岛至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

天麻中主要存在酚类、有机酸类、含氮类、甾醇及多糖类化合物等化合物。天麻素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在药典中被作为天麻质量控制的标准。一些学者研究了贵州乌天麻的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发现其天麻素、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2含量较高,为高纤维素、低脂肪类食物。贵州乌天麻富含矿物元素,食用价值高。

食用历史和药膳价值Dietary and Health Benefit

贵州是国内外著名的天麻产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贵州天麻具有大肥厚、饱满体重、色黄白、质坚实、半透明等特点,并有享有“贵天麻”美称。天麻是贵州三宝(灵芝、天麻、杜仲)之一,为传统名贵中药,入药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本草都列为上品。其记述最早见于《神家本草经》。据《本草纲目》记载,天麻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的功用。

天麻的主要药用部分是次生块茎,块茎主要含天麻素等成分,性平、味甘,有息风、止痉的功能。主治眩晕、头痛、四肢拘挛、麻木、神经衰弱、失眠、风湿疼痛、小儿惊风等。

在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天麻同豆腐、鱼和鸡等食材一同炖食的做法。对于以往的天麻食用方法,多是以传统经验或是借鉴参考药膳养生食法,且在食用量及范围上也没有严格的限定。而此次企业申报新食品原料是对食用量做出限制,为不多于5 克/天。

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由于天麻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较高的医药价值,长期以来一直吸引作众多的学者的研究兴趣。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在天麻有性繁殖、天麻栽培、天麻化学成分和天麻的药理研究方面都取得较多成果,这为开发和利用我国这一传统中药资源奠定了基础。随着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除了传统的药用外,其保健品、食品的开发也得到重视。

法规现状Regulatory Status

l 天麻被收录进《中国药典》(2015年版)

l 2002年3月,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天麻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

申报技术重点 Technical Keypoints

在咨询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关心,中药材类的新食品原料申报时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会不会比提取物类的物质难度大? 其实无论是中药材还是提取物类,亦或是微生物类的新食品原料,该原料在预期食用量和预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都是申报时应最先满足的条件。

那么,如何判定物质的安全性?最直接的证明当然是该原料作为食品供人类食用的安全历史。 如果食用历史的信息或记录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科学评估的手段论证其作为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这样的评估方式和欧美发达国家评估新食品原料(如美国的GRAS和欧盟的Novel Food)的原则是一致的。根据《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科学的评估’在我国具体表现为安全性评估资料,需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l 成分分析报告

l 卫生学检验报告

l 毒理学评价报告

l 安全性评估意见

l 微生物耐药性试验报告和产毒能力试验报告(针对微生物类原料)

l 其他辅助安全性评估的资料

中药材类的新食品原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类原料,符合中国人民长久以来‘食疗’、‘药膳’的传统理念。虽然这样的原料在国外应用较为少见,国外的批复也鲜有,但是中药材类的物质在当地(局部)的使用和食用历史是很好的申报入手点。OCI建议,企业在申报时应通过充足的实验、数据、文献研究等材料论证该原料在预期使用条件下作为食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结合当地产业或行业特色,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共同推进申报的进展。可参考云南三七花和三七茎叶的申报历程。(《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三七花茎叶作为地方特色食品开发利用有关问题的批复》)链接http://www.china37.net/sqkx/08792123931000774918

 

想了解更多?Contact us!

Tel: 010-68091910-8016

 

参考文献:

中国植物志 http://frps.eflora.cn/frps?id=天麻

贵州天麻特性、价值及栽培技术探讨,母小宁 2011

新常态下贵州天麻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陈伟,夏爱玲

贵州乌天麻的营养成分分析,李立郎等 2015

贵州天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张金霞等 2013

药用植物天麻遗传多样性及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关萍 2006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