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德昌县在南山傈僳族乡杉木沟村举办了有80余人参加的种麻、种火草、捻麻、纺麻、回线、织布等非物质文化项目培训会,培训会场面壮观,大家十分踊跃,传统民间工艺得以进一步保护。

德昌傈僳族火草麻布工艺十分独特,编织时有两梭,一梭为麻线,一梭为火草线,然后交织而成。火草线是用山上生长的一种当地人称火草的植物叶背上的白色绒毛,晾干或晒干后捻成线,织入布中,形成独特的麻布。这种麻布制作过程工序多,从割麻、制麻线到织布,有几十个工序,十分费时,一件衣服可能要织几个月。
近年来由于机织布普及,种麻减少和麻线制作工序太多,麻布需求量迅速减少,因此德昌傈僳族的火草麻布面临迅速减少的困境,为此地方党委政府,以及族中有识之士积极努力保护这一民族民间工艺。
本次活动从上午9时30分到下午17时30分,主要讲解内容包括:1、麻文化,2、火草文化,3、省外对火麻的种植与销售。
县总工会、县妇联、县科协等领导分别向学员讲解了发展火草麻布,弘扬民族文化技艺,居家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培训会由合作社创办人熊国秀具体负责授课。
参加培训会的还有县文化广播体育局、县电子商务局、县文化馆、金沙傈僳族乡政府、南山傈僳族乡政府负责人。
主本次培训会由德昌县总工会、县妇联办、德昌县国绣傈僳族火草麻布制作专业合作社承办。
(李文华/文 贾斌 熊国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