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品(系) 在黄淮麦区表现优异

   2016-05-25 中国科学报21810
核心提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率专家在河南考察小麦生产。  接近麦收时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小麦育种专家们奔赴河南、安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率专家在河南考察小麦生产。
 
  接近麦收时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小麦育种专家们奔赴河南、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和甘肃6省,考察观摩夏前小麦生长状况,“西农979”品种和“西农585”等新品系在参加国家试验的品系中,综合性状表现明显优于目前推广的其他主栽品种,特别在赤霉病发生区,该校部分小麦新品(系)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性,显著优于当地其他品种。
 
  丰年看潜力,灾年看品种。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河南小麦试验示范站的河南金粒种业公司宋宏超研究员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品(系)在黄淮麦区整体表现良好。今年,在河南南部、湖北、江苏以及安徽北部由于小麦抽穗期阴雨集中,暴发了较为严重的赤霉病,一些小麦品种感染率甚至超过80%,而西农大专家们培育的品种或品系则表现优异,集中体现了“优质、多抗”的西农特色。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育种发展迅速,尤其是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成绩辉煌,继“碧蚂1号”小麦品种之后,“丰产3号”“矮丰3号”“小偃6号”“陕农7859”“陕229”“小偃22”“西农979”等品种先后成为陕西小麦种植6次大范围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同时引领了黄淮麦区4次更新换代。据不完全统计,该校先后培育了6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小麦育种和小麦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等在小麦示范园观察、了解小麦示范园所展示的小麦品种(系)在抗冻、抗病、抗倒伏、耐旱、早熟性、千粒重、成穗率、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表现情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