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网购“进口蜂蜜”吃了拉肚子 律师为你支招

   2016-03-06 当代生活报4490
核心提示:本报消费维权看台热线开通后,接到很多读者的求助。有人反映称,网购进口蜂蜜吃了拉肚子,卖家还反问进口产品怎么会有中文标识;
    本报“消费维权·看台”热线开通后,接到很多读者的求助。有人反映称,网购“进口蜂蜜”吃了拉肚子,卖家还反问“进口产品怎么会有中文标识”;有人找中介买二手房后被指“跳单”,奈何协议却被中介收走了;还有人想退还健身会员卡余额,却遭到拒绝。这些纠纷和遭遇,到底谁是谁非,且听律师为你答疑解惑。
1 (3)
 
    王先生买到的蜂蜜产品。
 
    乌龙网购

    进口蜂蜜

    找不到中文标识
 
    “进口的怎么会有中文标识呢?”这是南宁一网店卖家给顾客的回答。对于这样的回复,消费者王先生只能“呵呵”了。他于2月17在淘宝购物网站上一家名为“泰国Sabai天然乳胶店”店铺,看到一款“皇家蜂蜜”产品,发现其宣传做得不错,于是下单订购了一瓶。
 
    2月27日商品收到以后,王先生立即拿来试吃。可是没想到,吃完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拉肚子了。他怀疑蜂蜜有质量问题,再仔细查看产品包装,发现这种像牙膏包装一样的蜂蜜产品,虽然被卖家称为“泰国进口”,包装上竟然一个汉字也找不到。
 
    “怎么没有中文标识呢?”王先生把情况和疑惑向卖家反馈,没想到却收到一句雷人的回复:“进口的怎么会有中文标识呢?”卖家还表示,产品“保证是真的”,之前卖出的同类产品,没有听说拉肚子的。
 
    无奈的王先生只好向广西消委会投诉,要求“退一赔十”。记者浏览该网店,在“蜂蜜”专柜下未找到王先生所购产品,或已经下架。
 
    律师解答
 
    广西文灿律师事务所律师蒋文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口的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合格,并随附合格证明材料。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消费支招
 
    进口食品虽然看上去“高大上”,也受不少消费者青睐,但是并非所有进口食品都安全。蒋文灿提醒,在购买进口食品时,应留意商品是否有中文标签及中文说明书,是否记载有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对于没有贴中文标签的食品,判断该食品进货渠道不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监管人员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洋食品”,购买时认准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和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志,证明其通过规范渠道进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