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前三季度河北辖区出口水产品金额突破23亿元

   2015-10-30 中国质量新闻网2270
核心提示:从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2015年前三季度,河北辖区出口水产品金额突破23亿元。据介绍,河北是沿海省份,贝类、头足类、
    从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2015年前三季度,河北辖区出口水产品金额突破23亿元。
 
    据介绍,河北是沿海省份,贝类、头足类、虾类等水产品的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主要出口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地。为促进河北水产品出口,河北局科学监管、有效帮扶,力促企业发展。
 
    一是实施风险管理,检验检疫监管科学有效。根据企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对辖区出口水产品企业实施分类,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水产品本身特性、原料、用途、社会关注度、国家标准、进口国要求等对辖区出口贝类、冷冻章鱼、养殖虾、河豚鱼等共十类出口水产品开展风险分析,对出口水产品进行风险分级,确定重点检测和监控项目。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企业监管计划”,强化不合格品后续管理;建立溯源机制,开展产品质量定期抽查,对抽查结果异常的及时采取预警措施,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提升企业自检自控能力。通过风险管理,激励企业加强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技术、理论和法律法规培训,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自检自控能力。帮扶企业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企业备案、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施跟踪督查,对整改后仍然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加严监督直至暂停出口备案资格;建立食品安全约谈机制,对质量安全责任不落实,存在着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建立不合格隐患产品召回机制,加强出口食品退运通报的查处。
 
    四是强化源头和加工过程监管。由注重对产品的的合格评定,转变对原料养殖情况调研、监测、生产过程监控和出口前的检验检疫验等综合的合格评定模式,一方面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节约了成品检测时间,缩短了出口检验周期。
 
    五是帮扶企业开展来(进)料加工业务。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京津冀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一体化优惠政策,对企业开展进境水产品检疫审批和进口检验检疫要求等知识培训,帮助企业办理区域通关等手续,今年5月首批进口水产品在河北通关并顺利实施检验检疫,为企业拓宽了业务,节省了通关成本和时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