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严琦委员:建立“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促中餐走出国门

   2015-03-03 新华食品2130
核心提示:新华食品北京3月3日电(刘文婷)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做客新华网2015年两会访谈,就餐饮业结构调整、餐

 

   新华食品北京3月3日电(刘文婷)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做客新华网2015年两会访谈,就餐饮业结构调整、餐饮食品安全、中餐国际化等热点问题谈了其见解。

 

 

    2015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作客新华会客厅。

 

 

    事实上,严琦从2013年至今已连续三年提出提案要在北京建一座“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目前我国有如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信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行业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新中国建立已经60余年,尚未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饮食博物馆对中国饮食文化予以全面展示,这与中国的国家实力严重不符。

 

    严琦曾谈及,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餐、火锅作为一张耀眼夺目的“国家名片”,海外城镇里或唐人街等中国餐馆遍地开花;宫保鸡丁、咕咾肉、鱼香肉丝等中国菜风靡海外,深入人心,中国烹饪已然成为世界传奇标志。因此餐饮业有着强烈诉求,迫切需要兴建“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这样一个优质载体作为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的平台、宣传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窗口。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现手段,充分调动起海内外参观者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妙。

 

 

    我国台湾地区有类似的饮食博物馆,世界上出现了一股为本国饮食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潮。由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摩洛哥四国共同申报的地中海饮食以及墨西哥、土耳其的传统美食和“法式烹饪”等都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们的近邻、深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的日韩两国也走在了我们前面,特别是去年日本文化审议会批准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传统的日本料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当前文化消费需求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以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是顺应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必然之举,是中餐走向世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实体。

 

    “中国国企业在国外多是从事加工业、建筑业,如果真正可以把中国的餐饮整合起来走出国门,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出国门,把中国的美食带出国门。我相信它会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把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做成流动的会客厅,让世界了解中国美食文化。”

 

    严琦还因此得到启发,做餐饮不跟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没有竞争力的。在今年2月9日,包括陶然居等36个企业家抱团发展,组建了“重庆火锅天下宴博物馆”,获得广发市民青睐。她认为,餐饮企业不要再纠结是否“高大上”,要学会放下身段,顺应市场潮流,关注如快捷餐饮、“美丽乡村”、“博物馆”形式的餐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