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柏
近年,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主体形式,宜宾市的家庭农场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受配套政策制度缺失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宜宾市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引起注意和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宜宾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2013年3月28日,宜宾市第一家家庭农场“筠连县山外山生态家庭农场”在筠连县登记成立,注册资金5万元,自此全市家庭农场起步发展。截止2014年10月27日,宜宾全市家庭农场已发展到432户,与同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占42.52%,成为农村继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经济发展主体力量。其中2013年为102户,2014年为330户,增速明显。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在宜宾全市432户家庭农场中,江安县最多,为117户,其次是珙县107户,最少的为兴文县只有17户,而作为全市经济重心的翠屏区则居全市第四位,为36户。值得注意的是,截止10月27日临港开发区的家庭农场为0户。
在432户家庭农场中,属个体户的280户,个人独资企业150户,合伙企业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在全市“两区八县”中,宜宾县和江安县登记的家庭农场均为个体户,只有宜宾市南溪区众友家庭农场设立了4个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长宁县合家欢家庭农场在兴文县设立了1个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
从注册资金来看,宜宾全市432户家庭农场绝大多数能够理性经营,其中只有1户注册资金为5000元,有9户注册资金10000元,有8户注册资金20000元,有10户注册资金在30000元至35000元之间,有2户注册资金40000元,有24户注册资金50000元,其余378户注册资金均在5万元以上,其中注册资金最高的是高县高大上家庭农场,注册资金达到1650万元,南溪区和宜宾县各有1户家庭农场注册资金达到1000万元。
以2014年为例,1月至10月全市家庭农场新增330户,其中除2月、3月受春节节气影响外,其余月份家庭农场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最多的为6月,达到72户。这说明,在发展农村经济主体过程中,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农民创业趋于理性。特别是重大节气对市场主体增速影响较大,而外出务农、创业人群也不是农村市场主体增长的主力,因为春节后的4月并没有出现家庭农场大量增长的情况,发展农村经济主要还是要靠留乡、在家农民。
宜宾市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2013年3月至今,尽管宜宾市家庭农场达到432户,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平台,家庭农场地域市场影响力非常有限,大多数家庭农场仅限于本镇乡范围内知晓。加上对外交流、市场营销、运输物流等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走出去步伐,很多家庭农场甚至根本就打不开市场,造成“酒香也怕巷子深”。
从家庭农场发展实际来看,绝大多数从事种养殖业和餐饮业,尽管也有少部分从事的是特色种养,但是由于对市场信息、消费需求、价格优势等缺乏有效掌控,家庭农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小。特别是受高物价、高人工、融资利息高等高成本的影响,导致家庭农场的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时间长,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尽管家庭农场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硬性的政策支持,大多属于行政许可方面的软性政策。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引进产品、搭建大棚、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要素配置、人才引进等方方面面,主要还是靠家庭农场自主完成,政策的鼓励和引导明显缺位,特别是在一些行政许可方面,还存在“关卡”难过的现象。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将家庭农场的发展过度交给了市场这只手,严重忽略了农村还未形成大市场的基本事实,导致在日常工作中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关心、指导不足。有时候尽管明知家庭农场有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问题,但为了不错位、越位“履职”,大多是视而不见、畏手畏脚,缺乏为家庭农场出主意、找市场、搭平台的勇气和魄力。
当前,尽管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城镇和城镇周边仍然是发展的重心所在。很多家庭农场也主要设立在城镇或场镇周边,在大多数偏远的行政村,由于市场半径辐射不到,导致农民群众发展实体经济的观念薄弱,无法发挥出最适宜家庭农场发展的环境和生态优势。
加快宜宾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
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的注册登记行为,对取得营业执照的家庭农场,由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建设对外的信息展示、交流发布平台,所有家庭农场都可在该平台免费发布信息。对没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家庭农场,乡镇政府应安排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为家庭农场提供必要的拍照、文字编辑、信息发布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制度。
组织编制宜宾市家庭农场发展规划,从产业指导、行业整合、区域联合等方面,给家庭农场更多、更全的战略支持。同时,绘制宜宾市家庭农场发展电子地图,将以往的单一化发展方式转变为整体掌控和系统推广,切实提升家庭农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分量。
及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人才、税费、土地、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在政府补贴方面,要鼓励地方政府将新增雷竞技ap官网入口 补贴、财政奖补资金、雷竞技ap官网入口 保险保费补贴向家庭农场倾斜,不断扩大家庭农场的数量和规模。同时,要从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家庭农场大力支持,让家庭农场能够腾出手来抓生产、闯市场。
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对家庭农场实行“一对一”指导,对那些政策措施覆盖不到的环节、领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对根本还没有形成市场的偏远农村,要从带头人培养、招商引资(引智)、帮助对外市场协调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
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应狠抓区域协同发展,市区及市郊应充分发挥好家庭农场示范引领作用,县城及城郊应有序发展,并带动偏远一些的村社发展家庭农场,而那些生态优势十分明显的偏远行政村则应重点抓好疗养、休闲、无公害等家庭农场发展特色。同时,适时启动村村有家庭农场,户户是家庭农场主的培育发展活动,彻底脱掉农村贫穷落后的“帽子”。
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