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元农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志虽然刚刚从驻马店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为他的手撕牛肉抱回优质产品的获奖证书,可是他脸上没有一点喜悦,相反甚至“痛苦”,12日中午他在微信上就手撕牛肉被通报微信向消费者致歉:“作为一名食品企业的老总,我一直在为自己置身其中的一段刚发生不久的产品质量事件而深深自责和歉疚。我司生产的218g“元龙牌”手撕牛肉香辣味生产日期为2013年12月7日的该批次产品存在菌落超标,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本人郑重的向大家致歉,并保证一定会汲取教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生产安全放心的食品。同时,本人也真诚的接受大家的监督。”
起因是 2014年9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14年第一阶段20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抽检信息,不合格产品中有元农公司一个批次的手撕牛肉。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对涉事企业高度关注并展开调查取证,元农因此接受调查取证。
许多朋友电话安慰他,要他挺住。他说:诚实守信是我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原则,我一直在诚信经营,但现在遇上了这事,开始非常灰心,但不能躲避,要面对,只有接受处理,在食品安全上狠下功夫。”
他心里挺难过的,企业能走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说:“我修过高速公路,修过房子,以前主要是从事建筑。有一次吃了手撕牛肉后,就觉得这小小的牛肉充满了商机,开始便和朋友合作办厂,后来又独自出来办厂,一直诚信经营,几年的艰苦打拼才有了今天的元农。”
据介绍,该公司于2007年7月成立,2008年6月投产并开始“元农牌”手撕牛肉系列产品的生产;2012年公司3000吨农产品种植加工项目全部投产。2008年10月被确定为“西昌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单位”,2009年3月,公司由凉山州政府确定为“2008-2011年度雷竞技ap官网入口
产业化经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4月,公司由西昌市政府确定为“规模以上企业”。2008年1月,公司通过国家QS质量安全认证,2009年12月,公司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10年10月银行信用等级被评为A级,2011年4月被确定为四川省本年度“成长型”中小企业,2011年5月被确定为“凉山州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西昌市元农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开发有限公司所从事的肉制品深加工产品“元农牌”手撕牛肉系列现已成为凉山州、西昌市的著名品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几年来产品多次被凉山州、西昌市推荐到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作展示展销,为凉山州、西昌市争得了荣誉。2010年12月,手撕牦牛肉等获得凉山州“‘大凉山’特色旅游商品品牌”称号。现在,“元农牌”手撕牛肉销售网络已经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昆明、深圳、青岛等全国著名城市,进入众多大型超市,销售网络正在不断扩大。
没想到,他一手创办起来的企业,正在顺利地发展时,却遇上挫折,因此心里感到不安,今天用微信表达歉意。
检验机构抽查的是位于成都市二环路东二段的一家超市中元农公司生产的手撕牛肉,元龙牌,生产日期是2013年12月7日的一个批次,抽查显示菌落总数为3700000 CFU/g。这次抽查,四川省共有5家企业产品不合格,元农占了不光彩的一席。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这次监督抽检涉及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乳制品、特殊膳食等20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抽检食品生产企业数量4996家,抽检样品共计8429批次。2014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在以往监督抽检工作基础上,着重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加大了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高风险品种的抽检力度,目的是通过监督抽检及早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问题,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抽检结果显示: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饮料、薯类及膨化食品、糖果及可可制品、冷冻饮品和罐头食品共抽检1567批次,未发现不合格样品; 1379批次粮食及其制品,合格样品1374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9.6%;774批次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合格样品759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1%;1255批次肉及肉制品,合格样品1200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5.6%;185批次蛋及蛋制品,合格样品183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9%;444批次乳制品,合格样品440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9.1%。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微生物超标问题较为突出。酱卤肉制品、熟肉干制品、酿造/配制酱油、酿造/配制食醋、蜂蜜、熟制动物性水产品(可直接食用)、热加工糕点等多批次样品检出微生物项目超过标准规定值。微生物超标问题显示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存在操作不当、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条件下问题更易发生。二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时有发生。抽检发现个别肉制品、调味品、蜂产品中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等问题,显示出有的企业生产加工过程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行为。
针对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检验机构根据总局要求已第一时间报告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总局已责令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及时依法查处,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特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举报。
元农整改进行时
其实早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之前,元农就已经一直在整改中。在公司里,记者看到7月30日西昌市元农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开发有限公司向西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科报告整改情况,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事件的来龙去脉:
2014年5月26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食品国家监督抽检检验中,我公司2013年12月7日生产的香辣手撕牛肉218克出现菌落总数超标,得知这一情况后,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公司董事长随即召开了质量事故分析会议,成立了以生产、技术、质量、销售、公司领导组成的质量安全小组,负责对此次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
通过对生产记录、品质记录、人员询问、现场检查质量安全小组调查出此次质量事故的产生原因、流出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出了整改措施:
产生原因:1、该批产品生产时公司生产环境存在一定隐患,(如:使用竹制簸箕、使用铁制货架、杀菌设备一台、产品包装不及时等,现在已经全部改善);2、2013年12月6日该批产品生产杀菌时出现设备故障,操作人员未及时上报,在产品即将杀菌完毕时才通知维修人员修复处理;而现场监管人员未及时确认生产记录、维修记录,导致此次杀菌产品存在质量隐患;3、车间布局不合理、副产品生产工艺混乱,存在交叉污染的隐患。
流出原因:1、设备故障后未及时汇报、管理人员检查、监管不到位;2、该批产品出货时品检部化验员对产品有进行化验检查,虽然结果合格,但较往日批次产品菌落总数超出较多,仍然处于异常状态;而化验员未将异常结果进行汇报反馈;3、未定期对公司已出货留样样品进行抽查复检。
整改措施:1、按照公司《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启动召回方案,对当日生产的218香辣手撕牛肉进行全面召回;2、对2014年5月以前生产的所有产品留样进行检测,确认是否存在质量问题;3、整顿生产现场布局,检讨所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关键控制点的监督检查,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做到杜绝交叉污染现象的发生;4、针对管理、员工进行《异常处理流程》的培训,让所有人员明白什么是异常、面对异常时如何处理,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5、加强卫生管理,从清洁、消毒的规范管理再到6S的贯彻落实;6、重新检讨公司现有工艺文件,结合实际生产制定《作业指导书》、检查表格、数据、管理制度等,同时将制定好的文件进行及时发放培训并贯彻落实;7、加强和提升管理水平,明确各岗位的管理职责;8、要求采购食品及原料必须索取生产经营者的合法证件和检验合格证明,不得利用腐败变质及不明原因的食品及原料加工食品;品检部应加强原材料、辅料、包材等生产物品的检验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执行检验;9、建立健全的采购、生产、品质、销售台账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10、制定样品、在库品、超市产品的定期抽样检测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11、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加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检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
以上是我公司的整改措施,并于2014年7月14日开始落实,请各监管部门前来我司现场复查,并给予我司对该产品实施复检的机会。
记者看到7月14日、7月29日的企业会议纪要,公司为此整改多次召开会议,查找问题,下狠力整改。
生产秩序井然
9月12日,记者深入到西昌市元农雷竞技ap官网入口
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生产井然有序,车间里整洁,工人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手套在紧张忙碌着。记者专门看了公司的检验记录,上面有湿度等众多项目,专门找到了那个敏感的项目,看到菌落总数为30 CFU/g、60 CFU/g等,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针对目前企业困境,李德志表示:“首先向顾客表示歉意。我们一定会按照质量安全法进行生产,加强质量、流程控制,加强员工的培训和责任意识,生产出放心的食品。”据悉,现在公司质检人员为7人。
这次事件使李德志更深刻的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做好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才能有出路。目前公司在成凉食品工业园区买下了20亩土地,厂区和生产工艺规划设计图也在论证之中,李德志准备按GMP标准将新的厂房设计成凉山一流的食品生产标杆企业。
有消费者买到公司生产的手撕牛肉,当看到相关新闻后对公司销售人员说不敢食用,公司销售人员说,有问题的批次的食品已经全部召回,其他批次的食品没有问题,请大家放心食用。
从这个企业被查处可以看出,国家相关部门抽检和公布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企业,目的不是“整死”企业,而是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