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广东汕头 水产品出口检验模式大革新

   2014-04-17 中国食品报1710
核心提示:  本报讯 原先需批批检验的产品根据企业等级、产品的风险程度以及出口国家的敏感性,分别执行不同的抽检比例,抽批范围减少为5

  本报讯 原先需批批检验的产品根据企业等级、产品的风险程度以及出口国家的敏感性,分别执行不同的抽检比例,抽批范围减少为5%—30%,其中一类企业低风险产品的送检比例最低降到5%。这项被水产品企业称为“检验模式大革新”的改革措施,已在广东省汕头市出口水产企业开始施行,也是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落实《关于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水产品出口合作备忘录》推出的一项惠民举措。

  检验新政

  分类动态管理 分级风险预警

  目前,汕头市已有龙胜、金航等9家企业获得实行分类管理资质,按新的管理模式进行报检放行。广东这项属于试点性质的检验新政,是汕头打造出口水产品从源头到产品终端可追溯有效监管的配套机制。根据企业信用、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质量状况,将企业分成一类、二类和三类三种管理级别,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出口国的检验检疫要求、风险预警情况,对出口水产品按照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一般风险三个等级;根据出口国家的标准、要求和通报情况将出口国划分成敏感国家、较敏感国家和非敏感国家。企业、产品和输出国家不同类别相结合,依托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设定抽批比例范围,对非抽中批由企业提供对该批产品的相关安全卫生项目检测合格报告即可直接放行通关。

  获益初现

  节省成本 效率提高

  汕头市水产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耀广表示,实施分类管理以来,其优惠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抽检批次下降70%以上;二是通检时间减少3天以上;三是减少大量随附单证,极大方便了企业;四是为企业节省了冷藏、仓储、物流成本。例如某企业在1月份以来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35批货物,不需抽检货物达425.8吨,可节省仓储费用8500元,提前结汇10天,减少利息2000元,共降低成本10,500元。

  据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负责人介绍,2012年底,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签署了《关于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水产品出口合作备忘录》,双方建立合作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从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源头监管等方面,目的是要大力提升汕头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汕头市海洋与渔业经济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健康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Baidu
map